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好玩而已

好玩而已




Photo by Carol

父 母對孩子因為身負教養重任,既要操心孩子是否吃好睡飽長得好,又要掛念功課才藝是否學得精,再加上人際、品格問題,要煩心的事這麼多、該叮嚀的話自然也少 不了。面對孩子,要輕鬆,好似難如登天了。如果我建議你平常多和孩子做些無關課業才藝學習、也不必在意是不是有助於品格發展或人生啟發的好玩的閒事,你會 不會覺得我在癡人說夢?

帶孩子吃頓好的,要擔心他會不會從此奢華無度、長大後成卡奴;帶孩子逛個書店,非得要他選本教忠教孝的書,否則便是浪費金錢與時間;孩子沒事發個呆,就想這孩子是不是自閉、再不然就是個不長進的懶鬼,只會無所事事的浪費時間。這樣當父母,會不會很累呢?

孩子稍大之後,很多父母會感嘆孩子離自己愈來愈遠,很多話不回家跟父母說了,中秋節、聖誕節早早安排了跟同學朋友聚會,傳統的觀念灌輸我們--因為孩子大了,有他們自己的交友圈,不愛跟在爸爸媽媽身邊了。

我對這樣的說法很不以為然。

孩 子對父母的依賴若只是因為幼年時需要父母提供生活資助,大了、有更強的行為能力和行動力之後,便不再依戀父母,這麼現實,未免令人傷心。我想,最根本的原 因還是孩子從很小很小開始,便覺得父母是全天下最不好玩的兩個人吧!即便孩子依舊還是愛著自己的父母的,但每天面對這兩個只會要求、只管說道理的人,好不 容易熬到自己稍稍長大了、可以獨立了,當然能閃便閃,圖個片刻的耳根清靜也好。

以前威權的時代,大家鼓勵父母要跟孩子做朋友,拉近親子情 感;現在孩子各個懂得為自己爭權益,於是,我不時的看到一些親子專家說「我不跟孩子做朋友!我是他的父母,就是有我該引導他的責任。」要不要當孩子的朋 友,沒那麼絕對。有的時候,父母就是要有威嚴,比如不管孩子多小,我都認為孩子不能揮手打父母;有的時候,爸爸媽媽也可以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玩在一起,聊點 不那麼國家大事、人生前途的趣味小事。人生,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奮鬥、備戰。生活,更多時候我們只是要決定今天吃什麼、穿什麼而已!

如果看 多了我的教養文章的你,以為我每天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如何教養荳芽和蝴蝶的事。可能你要失望了。更多的時候,我沒寫給你看的我的生活,就只是生活,我和荳 芽、蝴蝶做很多不那麼有意義也不那麼具啟發性的事。做這些閒事,我還真是說不出個道理,只能說「就是好玩而已」!對荳芽和蝴蝶產生了什麼影響嗎?我還真的 不知道呢!她們也覺得媽媽只是好玩而已!

如果孩子覺得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很好玩,將來即便他大了、有自己的朋友了,他還是有時會想跟爸爸媽媽一起玩。遇上了事情,好玩又比同學朋友更有人生經驗和智慧的爸媽,當然是第一個商量的對象。

不是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必然叛逆的。

最近我換了智慧型手機,不是很有智慧的我時常被這很有智慧的手機難倒了,總得靠荳芽解圍。荳芽時常開她的facebook讓我看,我常常笑她寫些沒營養的事(但我不會糾正她的錯別字和標點符號),她也總是回我:「就好玩嘛!」

我每天用我的新手機隨處拍照,也是好玩。拍了不少我們好玩的生活,跟大家分享。效果當然沒有專業級設備拍的好,我的技術也是三腳貓。那又怎樣!就是好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