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老師的12樣見面禮(簡媜版)

老師的12樣見面禮(簡媜版)
【聯合報╱綜合整理】


簡媜著作 帶動校園送見面禮   2007/09/12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東吳迎新 送十項見面禮
【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東吳大學昨天舉行迎新活動,參加的新生都拿到學校送的楓葉等十樣見面禮,雖然只是小東西,卻蘊含著師長對學生深深的期許。(記者盧振昇/攝影)
東吳大學今年首開先例,迎新活動不再照本宣科,改以十項見面禮歡迎新鮮人,針線、棉花、鐵釘等不起眼的小東西,卻充滿師長對新生深深的期許與鼓勵。
東吳大學昨天舉行迎新活動,最特別的是贈送十項見面禮,分別是楓葉、炭、鐵釘、鑰匙、書、紙、棉花、針、線、袋子,各有其象徵意義與內涵。

東吳大學學務處生活輔導組長林麗珠說,這個點子源於作家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書,學務處課外組組長蔡志賢於是有了十項見面禮的發想,並賦予象徵意義,最後再由中文系教授張曼娟審訂。

昨天的迎新活動由語言中心主任趙佳音闡述十件見面禮的意涵。東吳校園後山有楓樹,但現在還沒有楓紅,學校特別製作楓葉造型的書籤,代表學校的楓葉,趙佳音說,「每一片葉子都是與眾不同,有自己的形狀、顏色;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希望大家能在四年間,發現自己的獨一無二。」

棉花的意義也很有趣,趙佳音說,它象徵潔白,還有抗壓,壓一壓又慢慢可以回復原狀。棉花還有吸水性,她勉勵學生要努力吸收新知。

十項禮物看來不起眼,卻是學務處動員大批學長學姊才完成的,充滿了迎接新鮮人的誠意。禮物裡的針線都已穿好,跟鐵釘、鑰匙套放在一起,棉花也用小塑膠袋仔細包好,共準備了二千多份。林麗珠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準備,很多都是細活,甚至有學生穿針穿得眼睛都有點花啦。」

歷史系新生陳振裕說,事先完全不知道會有禮物,覺得很貼心,很具啟發性。

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說,有時師長在台上講話,學生聽聽就過去了,這次用具象化的物品表達,希望能留下深刻印象。

校方表示,過去宿舍迎新曾辦過彩繪,還帶過新生去逛士林,但送見面禮是頭一遭;以前每次發一堆資料,新生都丟著,效果不大,去年改送光碟,今年乾脆用一本小手冊,上面有網站,再用見面禮歡迎新鮮人。

 

Book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

借他山之石或許能對照出我們根深柢固的某些觀念不只不是「學習」而是「反學習」,某些填鴨式教育技倆乃過去聯考的餘毒。這些觀念與作為雖然「保證」了孩子 在成績單上的數字,卻可能逐步扼殺「閱讀食慾」與「學習的興奮感」使之從小就是個「投機客」──要考的才讀,不考的不讀。最後,變得像大多數的我們一樣: 離開學校就不再看書了。 

  • 作者:簡媜
  • 出版社:印刻
  • 出版日期:2007年05月30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873232
  • 裝訂:平裝

 

我希望   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
我希望   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
我希望   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師帶領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義,遨遊知識殿堂……
「這些東西可能是多餘的。但老師希望當你看到這些東西時,想起他們象徵的訊息。」
第一樣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員(糖果代替,救生圈形),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在新學期開始那天,你希望從老師那裡獲得怎樣的十二樣禮物呢……」

 

如何指導孩子閱讀─給小一新生家長

各位家長:您好。

  每到開學的這一天,大清早,通往學校的馬路上,就會看到許多小一新生的爸爸媽媽,牽著小寶貝的手,歡欣愉悅地朝著學校走去,這真是一副美妙的情景啊。小寶貝進小學了,他將快速的成長,然後放開您的大手,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您一定滿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