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老師的12樣見面禮(簡媜版)

老師的12樣見面禮(簡媜版)
【聯合報╱綜合整理】


簡媜著作 帶動校園送見面禮   2007/09/12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東吳迎新 送十項見面禮
【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東吳大學昨天舉行迎新活動,參加的新生都拿到學校送的楓葉等十樣見面禮,雖然只是小東西,卻蘊含著師長對學生深深的期許。(記者盧振昇/攝影)
東吳大學今年首開先例,迎新活動不再照本宣科,改以十項見面禮歡迎新鮮人,針線、棉花、鐵釘等不起眼的小東西,卻充滿師長對新生深深的期許與鼓勵。
東吳大學昨天舉行迎新活動,最特別的是贈送十項見面禮,分別是楓葉、炭、鐵釘、鑰匙、書、紙、棉花、針、線、袋子,各有其象徵意義與內涵。

東吳大學學務處生活輔導組長林麗珠說,這個點子源於作家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書,學務處課外組組長蔡志賢於是有了十項見面禮的發想,並賦予象徵意義,最後再由中文系教授張曼娟審訂。

昨天的迎新活動由語言中心主任趙佳音闡述十件見面禮的意涵。東吳校園後山有楓樹,但現在還沒有楓紅,學校特別製作楓葉造型的書籤,代表學校的楓葉,趙佳音說,「每一片葉子都是與眾不同,有自己的形狀、顏色;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希望大家能在四年間,發現自己的獨一無二。」

棉花的意義也很有趣,趙佳音說,它象徵潔白,還有抗壓,壓一壓又慢慢可以回復原狀。棉花還有吸水性,她勉勵學生要努力吸收新知。

十項禮物看來不起眼,卻是學務處動員大批學長學姊才完成的,充滿了迎接新鮮人的誠意。禮物裡的針線都已穿好,跟鐵釘、鑰匙套放在一起,棉花也用小塑膠袋仔細包好,共準備了二千多份。林麗珠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準備,很多都是細活,甚至有學生穿針穿得眼睛都有點花啦。」

歷史系新生陳振裕說,事先完全不知道會有禮物,覺得很貼心,很具啟發性。

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說,有時師長在台上講話,學生聽聽就過去了,這次用具象化的物品表達,希望能留下深刻印象。

校方表示,過去宿舍迎新曾辦過彩繪,還帶過新生去逛士林,但送見面禮是頭一遭;以前每次發一堆資料,新生都丟著,效果不大,去年改送光碟,今年乾脆用一本小手冊,上面有網站,再用見面禮歡迎新鮮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